登录 | 注册

0

首页 > 课程详情 > 观看课程
  • 课程介绍
  • 课程目录
  • 学员评价(0
  • 规则说明
  • 课件下载

近年来,关于影视剧作品的抄袭争论时常见诸媒体, 多部热播改编剧陷入抄袭风波。随着'IP'概念日盛,文学作品能复合衍生出影视剧、游戏等多重商品属性,由“抄袭”牵扯的利益纠纷也更为行业所关注。


来自TA知识产权与娱乐法团队的高级法律顾问白小莉老师,将与我们一起探讨,关于“抄袭”行为的法律判断问题。这一主题分为两节课程,第一节课程中,白小莉老师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,为我们解析什么是法律意义上的“抄袭”?“抄袭”可以是个人体验吗?以及如何判断构成“抄袭”?


在第二节课里,白小莉老师将为我们带来她对于判断抄袭的关键点——“实质性相似”问题的思考,另外,使用原作品中的要素进行再创作或续写的行为,是否构成抄袭?也是本节课讨论的内容。我们会对一些有意思的案例和法律前沿话题展开讨论,例如庄羽与郭敬明侵权纠纷;同人作品、续写作品是否构成对原作品的侵权;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对抄袭行为判定带来的新挑战等。相信大家会从中受到启发。


课 程 要 点

1、 判断“实质性相似”的主要方法及模式

      整体观感法;抽象测试法;内外部测试法;


2、 判断“实质性相似”应考虑的因素

      实质性相似应当是作品中独创性表达的相似

      思想与表达二分法

      保护表达而非思想

      表达需具有独创性

     

3、 网络流行的“调色盘”与法律意义上的抄袭之间的关系


4、“实质性相似”的判断原则及除外情形

        我国“实质性相似” 判断的案例类型

     “实质性相似”的判断原则

     “实质性相似”的除外情形


5、使用原作品中的要素进行再创作或续写的行为,是否构成抄袭

     同人作品和续写作品问题

     AI(人工智能)与抄袭之间的关系


  • 课时1

    抄袭没抄袭,内行怎么看(上)

    立即试看

    30分钟

  • 课时2

    抄袭没抄袭,内行怎么看(下)

    30分钟

主讲老师

白小莉

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

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,中国传媒大学业界合作导师,曾任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副庭长、调研核心组成员,在知识产权管理、著作权原创保护、著作权侵权比对、维权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和实践经验,在审判前沿、审判案例要览、人民法院案例选等刊物发表多篇专业文章。

为你推荐